2013年5月22日星期三

“毒胶囊”事件持续发酵 药监系统遭质疑


中国毒胶囊事件共波及到全国药品、食品 行业,引起中国公众愤怒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大纪元资料室)


免翻 墙直连本站: http://tiny.cc/meyarw

【大纪元2012年04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怡莲综合报导)中国毒胶囊黑幕继续曝光,该事件共波及到全国药品、食品行业,引起中国公众愤怒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明胶行业存在由来已久,此次“毒胶囊”风波中,药监系统的封闭和沉默再次受到质疑。


“毒胶囊”危害不亚于当年的


事件起源于河北企业以生石灰处理皮革等废料制成曝光,媒体报导说,这些工业明胶除了用作药品胶囊外,还流向食品等行业,用于制做雪糕等乳制品。中国数十家制药企业则被曝光以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生产药品胶囊。


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发现有4个批次的问题产品进入了北京市场。上海已抽查出一家医药企业提供的样品重金属超标。


中国A股的医药板块也受毒胶囊事件冲击下跌。而中国各大乳制品企业都出面否认毒胶囊原料渗入该行业。


BBC报导,有分析师说,中国明胶行业存在着由来已久的问题,而高达200多亿元人民币的问题胶囊流入市场,危害不亚于当年的三聚氰胺。


从皮革废料到问题胶囊 监控几乎完全失效


中国国家食药监局17日通报事件最新进展,称目前被刑拘的嫌犯增至23人。但是,这并未平息中国民众愤怒,很多人纷纷质疑:光抓几个人,封几个被曝光的企业,能解决食品和药品的安全问题吗?


事实上,早在2004年,有大陆媒体曾曝光过河北阜城县古城镇工业明胶大量流入各种食品行业的丑闻,而此次“毒胶囊”风波中,药监系统的封闭和沉默再次受到民众质疑,8年后,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再次出现?


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中国药典胶囊用明胶和药用胶囊都有明确标准,铬含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但在媒体的报导中看到,阜城生产工业明胶的企业不仅知道铬超标十五、六倍,也熟知其危害。


评论说,从皮革废料到问题胶囊,多道政府和企业的监控几乎完全失效。


知名律师陈有西在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说,药品出现问题主要在于“生产许可证、产品出厂质量标准以及国家监管”三个环节,此次“毒胶囊”事件暴露了这三个环节全线失守。从过去多次公共安全事件来看,背后几乎都有权钱交易和监管渎职情况,所以他认为要避免类似事件反覆发生,解决上述问题也是重要突破口。


毫无歉意 药企自称“受害者”


根据大陆记者的送检调查,有9家企业生产的13个批次的胶囊产品铬超标。但截至17日,9家涉事企业不但无一正式做出道歉声明,反而自称是“受害者”。


此外,目前只有两家药企宣布召回被曝光批次的胶囊药物,其余药企均暂无动作。而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部人士对此却称:“媒体送检问题胶囊数据不能作为执法依据。这些产品是否真的铬超标,还要看抽检后的结果。”


知情人士质疑,媒体报导明明有检测结果,为何还要监督检查相关产品。而且,还要在监督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如何处理相关企业。


剥开胶囊吞药粉 杭州老太灼伤食道


专业人士说,胶囊药是不可以打开吞服的,不仅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并称药物之所以制成胶囊,第一是掩盖药品的性状,第二是为缓解药品对肠胃的刺激。


据媒体报导,杭州的黄老太因担心问题胶囊而选择将胶囊“生吞活剥”,把胶囊一颗颗拧开,捏着鼻子直接往下吞药粉。结果一阵猛咳后发觉嗓子火辣辣的,到医院检查发现食道被药粉灼伤了。


网络热传:两只鞋子“相爱”的故事


连日来,“毒胶囊”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公众对于胶囊药的信任度也降到了冰点。更有网友编写出了爱情小故事,以示讥疯。


从前有一双皮鞋,两只鞋子彼此相爱。可是有一天,它们失散了。直到它们再相见,一个变成了酸奶,一个变成了胶囊,它们再也不能在一起了…后来,他们在胃里邂逅,彼此早已“物是鞋非”,相约来生以癌细胞的名义不见不散。


另外有两只鞋都变成了果冻,而且在同一个人的胃里相遇了,惊喜之余大叫:“水晶之恋,一生不变!”


Email订阅禁闻 | Google Reader RSS全文订阅禁闻


如果联系本文作者请发邮件至:shuilian75@gmail.com


本文标签:,


by 有毒食品网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